石墨爐原子吸收光度計是一種高精度分析儀器,用于定量測定樣品中金屬元素的含量。
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主要用于測定痕量金屬元素。它基于原子吸收光譜原理,當光源發射出的特定波長的光通過原子化器中的樣品蒸汽時,原子會吸收特定波長的光,其吸收程度與樣品中該元素的含量成正比。這種儀器在化學實驗室中發揮著重要作用,特別是在分析稀有或珍貴樣品時,只需微量的樣品即可完成準確的分析,這對于生物醫學研究和考古學中的分析很重要。
原子化過程
樣品在石墨爐中經過加熱,經歷干燥、灰化、原子化和凈化四個階段:
干燥階段:去除樣品中的溶劑,溫度通常設置在100-150℃,防止樣品在高溫下飛濺。
灰化階段:在較高溫度(300-1200℃)下分解有機物和無機鹽,減少基體干擾。
原子化階段:溫度急劇升高(2000-3000℃),使待測元素迅速原子化,形成原子蒸氣。
凈化階段:清除石墨管內殘留的樣品,為下一次分析做準備。
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的優點包括:
高靈敏度:能夠檢測到低濃度的金屬元素,檢測限可達ppb級別。
低樣品量需求:與傳統的火焰原子化器相比,石墨爐原子化器能夠在較低的樣品量下實現原子化過程。
高精度:測量結果更加準確,適用于環境監測中的重金屬污染檢測。
易操作:現代儀器配備直觀易用的操作界面,且具備自動化功能,提高了分析效率。
此外,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在多個領域有廣泛應用:
環境監測:用于檢測土壤、水樣中的微量重金屬污染。
生物醫學研究:對稀有生物樣本進行分析。
考古學:對古老文物微量殘留物質進行分析。